(轻化工程学院 刘紫薇讯)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学院“夷陵青衿小分队”于7月3日至9日奔赴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,以“传承红色基因,赋能乡村振兴”为主题开展暑期实践暨党支部共建活动。这支由药品生物技术、药品经营与管理、食品加工技术三个专业的学生代表和辅导员刘紫薇老师、雷星老师组成的师生团队将高职课堂扎根乡村沃土,用专业实践诠释了“学以致用”的时代内涵,彰显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价值。

实践中,师生们以多维行动激活乡村服务的“立体坐标”:在留守儿童关爱中传递温暖,让未来的“健康守护者”在共情中厚植社会责任感;在“九四暴动”纪念碑前接受红色洗礼,将信仰力量转化为“技能报国”的坚定信念。而专业价值的深度释放,更成为此次实践的核心亮点——在标准化茶厂,队员们跨界应用专业知识: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提出农产品“可追溯”体系优化方案,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探究加工环境对茶多酚活性的影响,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聚焦清洁生产规范,一系列建议获企业高度认可,生动演绎了“质量源于过程”的实践哲学;调研三峡人家风景区时,师生们结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构思出道地药材生态种植、绿色健康食品研发、健康产品绿色营销等创新路径,让专业视野对接生态经济与文旅融合新赛道。




从三峡移民博物馆中汲取“舍家为国”的精神力量,到天宇食品厂生产线的实地诊断,队员们将“工匠精神”融入每一次采样分析、每一场流程优化讨论。这种“一线躬行”不仅锤炼了复杂问题解决能力,更让学子们深刻认知:专业技能的背后,是守护食品安全、普惠健康产品的社会责任,是高职教育“实战育人”的本质追求。



实践既是一次校地协作的成功探索,更是高职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。它印证了高职院校作为乡村振兴“专业智囊”的重要作用——通过党支部共建的思想引领,让专业实践与社会需求深度耦合,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,更锚定了“专业服务社会、技能赋能产业”的使命坐标。当高职课堂与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相遇,不仅绽放出青春担当的光芒,更勾勒出职业教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清晰路径:以专业之能激活乡土潜力,以教育之力托举振兴未来。